北京时间11月4日,WTT官方宣布了将于2025年开始的一系列变革,其中最主要的是总决赛的相关变化。
总决赛排名方式巨变
现在:
现有的总决赛入围方式,是“Race to finals”有效积分排名前16名的选手,获得总决赛的参赛资格。而Race to finals的有效积分,与世界排名的积分直接挂钩,但有截止日期:截止到第46周,也就是法兰克福冠军赛打完以后结算积分的那个周二。
也就是说,Race to finals算的积分,就是第46周世界排名的积分,在第46周及46周之前会失效的赛事积分,就不在其中了。
举个例子:没有参加法兰克福冠军赛的马龙,当前世界排名(第44周)积分是4215分,但Race to finals的有效积分是3765分,因为他世界排名的8个有效赛事积分里,有700分即将在11月5日到期,釜山世锦赛得到的250分即将被计算在内,所以Race to finals的有效积分,就比世排的积分少了450分。
改革:
从2025年开始,总决赛的入围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只计算球员的4大满贯、4项成绩最佳的冠军赛/6项挑战赛系列赛的积分,如果挑战赛系列赛的参赛数量不足,支线赛可以替换。
也就是说,Race to finals的有效积分不再直接与世界排名积分挂钩,新的积分系统=大满贯4+最好的冠军赛4+挑战赛6。
四大满贯,有新加坡大满贯、沙特大满贯、中国大满贯,明年产生的美国大满贯。冠军赛,包括仁川冠军赛,重庆冠军赛,澳门冠军赛,蒙彼利埃冠军赛,法兰克福冠军赛,等等。挑战赛就比较多了,包括多哈站,太原站,里约站,门多萨站,拉各斯站,突尼斯站,利马站,阿拉木图站,马斯喀特站,等等,遍布五大洲。
也就是说,包括世锦赛、世界杯、特别是亚锦赛、欧锦赛、非洲锦标赛等在内的洲际赛事,积分算在世界排名里面,但不算在Race to finals里面了。
对于国乒来说,想要参加总决赛,就要全力打好WTT举办的这些商业赛,亚锦赛可能变得相对“鸡肋”一些了。而对于外协来说 ,少了洲际赛事的积分“加持”,想要参加总决赛,就得在大满贯、冠军赛里与中国、日本等亚洲强队展开直接竞争,形势相对不利,尤其是对于非洲等乒乓球欠发达地区的选手来说。
另一个重大变革,则是混合双打将在明年加入WTT总决赛,前7名组合和1个东道主外卡参赛,采用小组赛的形式,每个小组的前两对晋级淘汰赛,即半决赛,而男子和女子双打项目将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