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乔尔杰维奇下课后,郭士强接替国家队主教练一职,这一决定引起了许多争议。人们原以为郭士强会支持年轻球员,但却发现他偏袒中生代球员如杜润旺、高诗岩、祝铭震,而忽视青年才俊林葳、赵维伦等人。

最近,在媒体采访中,郭士强谈到中国男篮训练和以往的不同之处,强调球员需要保持竞争意识,与队友相互竞争。尽管这番话理论上站得住脚,但郭士强的行动却并非如此,球迷更是直言不满:“为什么不能淘汰他呢?”

虽然口头上表示在培养年轻球员,着眼未来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但时光飞逝,2025年已至,距离世界杯只有两年时间。中国男篮仍奉行已过时的古典打法,如果郭士强依然固守不变,不作出改变,中国男篮可能无缘重回奥运舞台,甚至错失世界杯的资格。

事实上,许多国内教练的战术思维与欧美相去甚远,再加上本土球员创造力不足,思维受限,技术和身体素质也落后于欧美球队,甚至在亚洲都难占优势。因此,球迷对郭士强感到担忧,并非毫无道理。

或许中国男篮真正需要的是来自欧美的外籍主教练,同时需要寻找更多适合归化的球员。郭士强曾提到归化球员需要具备得分和组织能力,这点他似乎有所觉悟,应选择符合球队需要的外援,而非出于血缘关系的考量。

郭士强对年轻球员的忽视可能会影响中国男篮未来发展。近期,郭士强观看季后赛时,主动与林葳打招呼,却遭到对方的冷淡。如果他无法控制这些年轻球员,中国男篮的前景堪忧,或将长时间陷入困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