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980年,中华民国因名称原因被拒或主动缺席奥运赛事。

1984年,直到以中华台北代表团名义,才继续参加赛事,并由蔡温义在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举重铜牌。

1992年,男子棒球代表队获得银牌,也是中华台北代表团历史上首面球类项目奖牌。

2000年,中华台北代表团在举重、跆拳道、桌球等三种运动项目获得5面奖牌,是首次在单届奥运获得两面以上奖牌。

2004年,跆拳道选手陈诗欣获得代表团历史上第1面金牌,随后出赛的朱木炎也夺下跆拳道金牌。代表团单届2面金牌、奖牌榜名列第31名均创史上最佳,拿下5面奖牌也追平上届总奖牌数。在该届奥运跆拳道项目夺下三面奖牌(2金1银)是在单届奥运成绩最佳的运动项目,2004年7月26日单日双金的两项纪录也保持至今。

2021年,中华台北代表团获得2面金牌、4面银牌、6面铜牌,12面奖牌分布在十种不同运动项目(分别是羽球、举重、柔道、射箭、体操、跆拳道、桌球、高尔夫球、拳击、空手道),刷新奥运参赛以来最佳成绩。除了金牌数追平2004年纪录,也是首次在奥运写下单届奖牌数达两位数的纪录。羽球成为首次夺金的球类项目,代表团在2021年8月1日夺下三面奖牌(2银1铜)也是单日夺牌总数的新高纪录。另外,本届奥运亦是中华台北代表团第一次有出生于21世纪的选手获得奖牌(罗嘉翎、汤智钧、林昀儒)。

2024年,中华台北代表团在该届夏季奥运拿下2枚金牌和5枚铜牌。7面奖牌分布在五种不同运动项目(分别是拳击、羽球、举重、体操、射击)。其中拳击项目首次获得金牌(得主为女子羽量级(57公斤级)的林郁婷),同时拳击项目获得三面奖牌(1金2铜),追平2004年的跆拳道项目奖牌总和,另外射击项目首次获得奖牌(铜牌,得主为男子定向飞靶的李孟远),而羽球项目中出赛的李洋及王齐麟在赛事上夺下金牌,完成奥运会羽球男子双打史上首次连霸的组合,举重好手郭婞淳本届奥运会再次夺下铜牌,也成为代表团史上首位连续三届奥运都有夺牌纪录的选手(分别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铜牌、2020年东京金牌、2024年巴黎铜牌)。

截至2024年巴黎奥运,连同以“中华民国”、“福尔摩沙”及“台湾”名义参赛的纪录在内,中华奥林匹克代表团一共参加过16次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合计共取得43面奥运奖牌,包括9面金牌、11面银牌及23面铜牌;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以中华台北代表团再次参赛后,除了1988年汉城奥运仅在示范项目得到奖牌,每一届至少在正式项目取得一面奖牌,同时自2004年雅典奥运起,每届均能至少获得一面金牌,而2020年东京奥运至2024年巴黎奥运则是首次连续两届奥运会都至少获得两面金牌,其中举重项目自2008年北京奥运至2020年东京奥运连续四届均有选手夺金;而夺牌最多的运动项目为举重(总计11面),其次为跆拳道(总计9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