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一等的中国队,真的能在绿茵场占据优势吗?
最近国际足联公布的一组数据引发热议: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平均身高达到185.2cm,这个数字在亚洲球队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了德国、荷兰等传统欧洲强队。但足球场上,身高真的等于战斗力吗?
关键数据:
• 门将颜骏凌身高191cm
• 中后卫蒋光太身高187cm
• 前锋张玉宁身高185cm
• 全队身高最低的球员也有178cm
• 门将颜骏凌身高191cm
• 中后卫蒋光太身高187cm
• 前锋张玉宁身高185cm
• 全队身高最低的球员也有178cm
身高优势的"双刃剑"效应
在定位球战术中,中国队确实占尽优势。去年亚洲杯上,中国队通过角球战术打入的进球占比高达40%,这直接得益于球员们出色的头球能力。主教练李铁就曾表示:"当我们在禁区获得定位球时,对手的后卫线都会特别紧张。"
但高个子球员也面临着转身慢、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在去年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中国队球员平均比对手高出7cm,却在控球率上以38%对62%大幅落后。日本队利用快速传切配合,让中国队的"大个子"们疲于奔命。
世界杯赛场的身高密码
翻看世界杯历史数据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冠军球队的平均身高通常在180-183cm之间。2018年法国队夺冠时平均身高182.4cm,2014年德国队181.7cm。这说明现代足球更看重的是身高与技术的平衡。
前国脚范志毅在解说时指出:"我们现在这批球员,身高是有了,但脚下活还得再细一些。你看梅西才170cm,但人家那技术..."话没说完,演播室就响起会意的笑声。
距离下届世界杯还有两年时间,中国队在保持身高优势的同时,如何提升小范围配合能力、加快攻防转换速度,将是教练组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毕竟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光有"海拔"是远远不够的。
"现代足球比的是综合能力,就像做菜不能光有主料,调料火候都得讲究。" —— 著名解说员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