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比赛是孙杨复出之路的最新一站。
他的回归始于2024年8月25日,在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上,他游出3分49秒58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 那是他时隔1680天后的首次比赛,赛后他情绪失控,哭到泣不成声,投入妻子张豆豆的怀抱。
复出之路并不平坦。
禁赛期间,孙杨失去了国家队的支持、专业的训练场地和教练团队的保驾护航。
他透露这四年“比重生还痛苦,纯靠意念熬了过来”。
赛前他还感冒咳嗽,但依然带病出战。
2025年3月,在全国游泳春季锦标赛上,孙杨将400米自由泳成绩提升至3分47秒94。
5月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他再次将个人最佳成绩提高到3分47秒53,获得季军。
在同一赛事中,他还与汪顺、费立纬、潘展乐一起拿到了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
年龄和伤病是孙杨必须面对的挑战。
1991年出生的他,已经34岁,身边是一群00后甚至10后的选手。 他公开表示自己的肩膀积液很严重,但依然坚持比赛。
技术与战术方面,孙杨的强项依旧是中远距离自由泳。 他的划水效率和比赛读秒能力突出,这在接力比赛中尤为重要。 尽管年龄与伤病带来下滑的风险,他在接力中的经验价值能够弥补部分速度损失,这是老将的“隐形贡献”。
在孙杨复出的同时,中国游泳的新生代也在崛起。 2004年出生的潘展乐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百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7秒79创造亚洲新纪录。 在本次全国游泳锦标赛中,他在男子50米蝶泳预赛游出了23秒93的成绩,刷新个人最佳。
2025年5月,在深圳大运中心游泳馆,潘展乐以1分45秒45的成绩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而孙杨以1分47秒81的成绩排名第八。 这场比赛像是整个中国游泳队的缩影,折射出中国游泳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点。
孙杨与年轻选手的关系值得关注。 赛后他那句“和小潘的第一次见面,感觉很好”表面谦和,实际上是老将对新秀的一种公关与心理示好,传递的是“传承而非退位”的信号。
在2025年春季锦标赛颁奖台上,当升起三面国旗时,孙杨主动拉过年轻亚军潘展乐的手臂合影,让“老大哥”这个标签有了血肉。
队内化学反应同样重要。
同是浙江队在接力中组成冠军阵容,汪顺、费立纬与孙杨、潘展乐的组合表明,既有老将的稳住局面,也有年轻人的爆发力。 这种混合阵容短期内对国内赛事形成压制力,长期则会促使年轻人吸收经验,老将得到磨砺。
健康问题是孙杨必须面对的挑战。
他公开肩膀积液并表示能完成比赛,这既是坦诚也是风险提示。
运动员为了比赛把身体压到极限,短期内可能换来荣誉,但长期看健康成本并不低。
舆论对孙杨的关注始终很高。
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镜头都能上热搜,这既是关注也是压力。
粉丝和键盘侠的情绪会在赛场外继续发酵,有点赞回怼的热闹,也有质疑的冷眼。
从技术数据看,孙杨的复出成绩虽有差距但仍令人敬佩。 他21岁时在2012伦敦创造的400米自由泳成绩是3分40秒14,如今34岁的他成绩在3分47秒左右。
虽然相差近7秒,但对于这个年龄的运动员来说,已经非常难得。
训练方法也在变化。 孙杨现在更爱在训练间隙研究数据板。 “20岁的我靠天赋吃遍天下,现在得像拆炸弹一样拆解每个转身角度。 ”他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训练日志里写道:心率145次/分钟时发力频率应调整至62次/冲程,指尖入水角度误差超过3度就会浪费0.1秒。
2024年复出首秀时,孙杨的预赛策略就很聪明。 他有所保留,后程冲刺并没有起腿,依旧轻松游出了3分54秒98,以小组第一、总成绩第二进入决赛。 争夺金牌的决赛中,他在第一个100米并不急于领先,按照自己设定的节奏游,逐渐赶超上去,从第二个100米转身开始,一路领先夺冠。
颁奖仪式上的一幕令人动容。
在颁奖嘉宾还在拿金牌的时候,孙杨就提前5秒弯腰,把脖子伸了出去,足以见得他对这枚金牌的渴望。
根据相关规定,禁赛超过1年就无法进入国家队了,错过两届奥运会的孙杨,很可能以后都没办法再为国争光了。 但他仍然坚持要复出,不为别的,为了热爱,为了证明自己,为了给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一个交代。
孙杨的复出与几位年轻人的崛起,在公众视野里形成了一个双线叙事——怀旧与更新并行。 这对中国游泳既是好事也是考验,好处在于话题能带动关注,吸引资源,考验则在于如何把情绪转化为长期的训练与制度改进。
泳池里的水花一次次溅起,记录着老将的坚持与新星的崛起。 34岁的孙杨用49秒68的成绩告诉人们,他依然在战斗,依然热爱这片泳池。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