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一个瘦弱的少年握着廉价的球拍,在潮湿的羽毛球馆里独自挥拍。没有人想到,这个被队友戏称为"羽毛起"的男孩——龙,会在十年后让全世界记住他的名字。
一、"羽毛起"的由来
龙从小因身材瘦小,每次杀球时总会被对手嘲笑"像羽毛飘起来"。这个绰号伴随了他整个青少年时期,却成了他每天加练500次跳杀的动力。"他们笑我的杀球轻,我就练到让他们接不住。"龙在纪录片《逆鳞》中这样回忆道。
"龙的训练量是其他队员的1.5倍,他总在别人离开后偷偷加练反手搓球。"——前国家队教练李志鹏
二、改变命运的世青赛
2013年南京世青赛,龙用独创的"龙卷风式劈杀"连续逆转三场。决赛局18-20落后时,他竟连续打出4个压线球,这个被外媒称为"东方魔术"的瞬间,至今仍在YouTube保有千万播放量。
- 2016年:全英公开赛爆冷击败李宗伟
- 2018年:亚运会带伤夺冠,赛后呕吐被担架抬出
- 2021年:东京奥运会决赛因争议判罚错失金牌
三、藏在护腕里的秘密
细心的球迷发现,龙每次比赛都戴着绣有"羽毛亦可断铁"字样的护腕。这是他启蒙教练临终前送的礼物,里面缝着当年第一支打断的球拍线。"现在我的杀球时速能到426公里,"龙在采访中眨眨眼,"但永远记得自己曾是那个'羽毛起'。"
如今,32岁的龙开始转型教练。他在家乡建的"逆鳞训练营"里,所有学员的第一课永远是:把最羞耻的绰号绣在训练服上。"恐惧会变成你的翅膀,"这是龙留给年轻运动员的财富,比任何奖牌都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