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制内球员的世界杯梦

当李根第一次穿上国家队战袍站在世界杯赛场上时,这个来自某省体育局下属训练中心的"体制内球员",用一记漂亮的远射让全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

"很多人说体制内球员缺乏创造力,但李根证明了,只要肯努力,体制也能培养出世界级球员。"——国家队主教练张强在赛后发布会上这样评价。

从体校到国家队的漫长征程

李根的足球之路始于8岁,当时他被选拔进入当地体校。与其他早早进入职业俱乐部的同龄人不同,李根选择了体制内的培养路径。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训练,下午文化课学习,晚上加练到9点,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整整12年。

2020年,22岁的李根终于迎来了转机。在一次全国青年锦标赛上,他出色的表现引起了国家队教练组的注意。时任国青队教练王建军回忆说:"李根的技术可能不是最花哨的,但他对战术的理解和执行力,是很多职业俱乐部青训球员都比不上的。"

关键数据:

  • 场均跑动距离:12.3公里(国家队最高)
  • 传球成功率:89.7%
  • 关键传球:场均3.2次

世界杯上的高光时刻

在小组赛对阵传统强队的比赛中,李根在第78分钟接队友传球,在禁区外25米处一脚势大力沉的远射,皮球直挂球门死角。这个进球不仅帮助球队锁定胜局,更创造了中国球员在世界杯上的最远距离破门纪录。

赛后,李根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进球要感谢我的体能教练。在体制内训练时,我们每天都要完成200次远射练习,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

如今,28岁的李根已经成为国家队的中场核心。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体制内训练的年轻球员,证明了中国足球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径同样能够造就世界级球员。

—— 本文特约记者 王伟 发自卡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