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的选帅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在2025年10月下旬内正式公布新任主教练。根据波兰媒体“MECZYKI”的报道,55岁的波兰名帅切斯瓦夫·米赫涅维奇已接近成为中国男足的新主帅,双方正在就合同细节进行最后的敲定,预计几天内会发布正式公告。
选帅工作始于9月20日,期间中国足协共收到50多份应聘材料,经过多轮筛选,最终候选人数量从十余人缩减至两位,米赫涅维奇成为最有可能的人选。与他竞争的还有三位伊比利亚半岛教练:佩塞罗、哈维尔和奥斯卡·加西亚,但由于各自的短板,最终都未能入选,米赫涅维奇凭借世界杯带队成绩和务实的战术风格脱颖而出。
米赫涅维奇的执教履历相当出色。他曾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带领波兰队闯入16强,打破了波兰足球长达36年的小组赛瓶颈,这一成就符合中国足协对于主帅的硬性要求——必须有世界杯的成功经验。此外,他还曾两度带领华沙莱吉亚夺得波兰联赛冠军,并积累了丰富的国际执教经验,包括在亚洲和非洲的执教经历,这些经历被认为有助于他更快适应中国足球的环境。
在薪资待遇方面,米赫涅维奇年薪在150万至200万欧元之间,与日本主帅森保一相当。
至于其他落选的候选人,他们的原因各有不同。葡萄牙老帅佩塞罗由于年龄较大,未能满足中国足协对中生代教练的偏好;哈维尔虽然有过执教中超球队并夺冠的经历,但缺乏国际大赛经验;奥斯卡·加西亚则因为没有国家队执教经验,且履历平平,被淘汰。
展开全文
这次选帅的标准显然从“名帅情结”转向了“务实适配”,足协更加看重教练的战术纪律性和快速带队取得成绩的能力。
米赫涅维奇的战术风格,尤其是他的防守反击体系,被认为非常适合目前的中国男足。他被誉为“波兰的穆里尼奥”,擅长使用紧凑的防守和层次分明的阵型,常用的阵型包括4-1-4-1和4-2-3-1,这与中国队目前防守薄弱的现状相契合。不过,米赫涅维奇的进攻调教曾被批评为“进攻停滞”,他依赖前锋的个人能力进行反击,而中国队长久以来锋线乏力,这是否能与中国队的特点契合,仍然是一个疑问。
此外,米赫涅维奇自2023年从摩洛哥的拉巴特队离职后已经没有执教经历,长时间的空窗期可能让他在临场指挥上需要时间恢复状态。再者,他的执教生涯曾涉及假球争议,虽然他后续主动举报澄清,但这一“污点历史”依然让部分球迷对他心存疑虑。
尽管如此,一切还未定,最终结果还需等待。如果签约顺利,米赫涅维奇将在11月的国际比赛日迎来执教首秀,带领中国队进行两场主场热身赛,正式开始备战2030年世界杯。中国足协的首要任务是重塑国足的防守体系,整合归化球员与本土新秀,并迅速制定出亚洲区预选赛的计划。
这次选帅也将是对中国足协新选帅机制的检验,看看是否能够打破“换帅不换命”的怪圈。如今,国足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张玉宁、韦世豪等中生代球员需要承担更多责任,而阿兰、费南多等归化球员的状态波动较大。米赫涅维奇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欧洲的战术理念与中国球员的技术特点结合,可能成为他成功的关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